第506章 老恩主救命(1 / 2)

加入书签

&divid=&quotdevice&quotstyle=&quotbackground-color:#c0d16d66font-size:16pxborder-radius:10pxpadding:010pxcolor:#957575text-decoration:underlinefont-family:fangsong&quot&gt&/div&gt

洛阳的防守,从地形上来说,确实可以担当的起易守难攻这四个字。

西面的崤山、熊耳山以及东面的嵩山,将洛阳团团抱住,形成了洛阳盆地。

洛水、尹水、涧水不但利于运兵和运粮草辎重,还带来了丰沛的水源。

北面就是黄河天险,烧掉浮桥就可以阻拦敌军。

而且在这一望无际的中原大地上,被高山环抱,诸水围绕的洛阳,就如同广袤平原上的天然堡垒一样,这也是洛阳能成为上古以来几朝古都的原因。

但同时洛阳城防的缺陷也很明显,那就是洛阳盆地太小了,根本无法与关中平原和成都平原相比。

这就导致了洛阳在四面被围后,无法承受长期的拉锯战。

而且他与顶级的形胜之地关中平原相比,还有个巨大的缺陷,就是要防御的地方太多了。

关中平原只要拿下了巴蜀以后,需要守的,基本就是潼关、萧关这种超级天险就行。

但是洛阳呢?足足有八关之多,由于洛阳盆地战略纵深不够,只要这八关中有其中一关守不住,就会对整体的防御,造成极其沉重的打击。

所以洛阳城,被称为盛世之都,是有原因的。

它的地形,其实提高的是国家的容错率,这种处于四通八达之地的天险要塞,在国家没有穷途末路的时刻,是很难被打下来的。

因为稍微坚持一下,各地勤王大军一到,就又苟住了。

但是在国家江河日下的时候,洛阳这套天险系统,用处就很有限了。

随便围一围,或者像三国演义中曹操提议的那样,四面围住八个关勐打,打破一个,直接就完犊子了。

现在了洛阳就是这么个情况,从时人嘲笑洛阳为浩然神京旁通绿野,就可以看出洛阳的防御体系,已经衰败到何种地步。

连洛阳城都衰败了,周围八关那还不得处处是漏洞。

麻答此人,作为耶律阿保机同母弟耶律剌葛的儿子,耶律德光的堂弟,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。

也该不错,因为现在是辽国的上升期,从耶律阿保机到耶律德光,契丹人一直在南征北战,而且一般都是在打胜仗。

只要不是个傻子,这么多年耳耳濡目染、亲身经历下来,也总能多少有些能力了,所以麻答当然知道洛阳根本守不住。

他也没打算守,因为以前压根就没想过张昭的雍凉会成为辽国的威胁啊!

在这之前,张昭的伪装还是很不错的,一副要打高昌回鹘的样子,还不停在黠戛斯的问题上跟辽国冲突,更轰轰烈烈的搞了个推举大汗的仪式。

加上张昭身上总有些抹不去胡虏色彩,这使得辽国上下,压根没把张昭的雍凉当成孟蜀、吴唐这种中原之国来看的。

辽国眼中的雍凉,跟他们自己差不多的,都是跟中原沾着一点边的半胡虏政权。

耶律德光针对张昭的方针其实是吞掉中原后,再来跟张昭争夺草原,最后成就伟业。

所以他才会暂时容忍张昭,去收服已经臣服于契丹的黠戛斯人。

区区北庭苦寒之地,哪比得上中原?等大辽入主中原后,以全天下打河西陇右、安西北庭与朔方,还不是轻而易举?

而且还有个更重要的因素是,自耶律德光南下开始,谁也不知道晋辽大战会打成什么样?

甚至耶律德光在阳城白团卫村大败后,自己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动摇。

这时候谁说他能知道晋军会那么强,晋国的灭亡又会那么快,那一定会被认为是瞎扯。

但张昭不但知道,还在晋辽没开战,甚至石重贵没上台之前,就开始了准备。

他在秦州、原州和夏州囤积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。

没有这些物资,张昭的雍凉大军现在根本就出不了潼关。

可以说,张昭是靠着穿越者的先见之明,才拨开了时空的迷雾提前布局。

这也就导致了张昭控制关中后,辽国仍然没有警醒,甚至对关中没有消息传来,采取了一种麻木遗忘的姿态。

因为耶律德光和刘知远、孟昶都预计张昭就算占领了关中,也至少要安顿地方,筹集粮草,到七八月份才会出兵。

但现在,张昭传檄天下,真的率军自关中来,耶律德光的应对,一下就出了大问题,才会显得处处失误,简直都辣眼睛。

他这大辽皇帝都如此辣眼睛了,何况麻答。

而且这麻答这狗东西,就是在契丹人中,也要算是残暴的,与耶律德光的弟弟耶律李胡有的一拼。

他到了洛阳之后,就只干了一件事,那就是打草谷。

不但纵容兵将去打,他自己还亲自上阵,凡是知道民间谁家有美妇人,有珍宝的,必定要亲自上门夺取。

不管是洛阳的官吏还是平民,连居住在洛阳的郑州防御使刘继勋都不能避免,儿媳和孙女都被麻答抢走。

而除了劫掠以外,麻答还极为残暴,他在洛阳发明了披面,抉目,断腕,焚炙四道刑罚,戕害有罪的百姓。

所谓的有罪,就是被契丹兵劫掠时敢反抗的,甚至就是麻答看对方不顺眼,也要算是有罪。

他还时常把这些百姓的断肢和肝胆取出来,防腐处理后装饰在营帐甚至马匹上,以此震慑洛阳之民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