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章 竹笋深加工(1 / 2)

加入书签

李大翠被周觉明一问,脑子立即蒙了。自己还真没想过价格这问题。

老头、老太婆选好竹笋,叫年轻女子称秤付钱。

年轻女子问周觉明和李大翠,你们这竹笋卖多少钱一斤?两人一脸茫然地看着年轻女子。

年轻女子在心里笑岔了,这两个山里来的山民,咋就这么逗呢?

见两人六神无主,年轻女子忙说:“便宜卖,便宜卖,三块一斤,三块一斤。”

年轻女子知道,刚上市的竹笋一般三块五或四块一斤。为了让两人的竹笋尽快脱销,便宜一点儿才是办法。

周觉明和李大翠听说三块一斤,很是惊讶。这等山里粗货,竟然可以卖到这个价钱,实乃意外。

周觉明忙接过老头儿老太婆挑选好的笋子放到电子秤上称重,李大翠则在旁边算账收钱。

年轻女子又在旁边吆喝开了:“爷爷奶奶们,买了竹笋不买鸡,咋吃呀?”

有的说炖猪脚,有的说炖腊肉。年轻女子说,猪脚、腊肉油腻,不如买了跑山鸡混着炖,既营养又健康。

有听了劝的老头儿老太婆于是又买下一只或半只鸡,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去。

县城不愧是县城,人口流量大,食材消耗多。到得下午时分,有些火锅店老板、中餐馆老板纷纷前来购买,两百余斤的鲜竹笋销售殆尽。

眼看天色渐晚,李大翠不想急匆匆地赶回竹村,便想在城里住一晚,顺便看一下儿子春节购买的新房的装修进度。

周觉明想到笋子好卖,趁当下应季,回去再挖一些来卖;如此,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的钱便有着落了。

两人将账一算,各自揣了钱各奔东西。

周觉明出得城来,快速奔往汽车站,幸好到双江镇的最后一班车正出站。周觉明拦住班车,攥着装竹笋的尼龙口袋,坐上班车,一摇一晃地赶回双江镇。

摇摇晃晃中,周觉明睡了过去,甚至打起了呼噜做起了梦。不甚清晰的梦境中,尽是山林里突突突往外冒的笋芽儿。

他扛着锄头,仔细分辩着不能成竹的笋子,一锄下去,胖胖的竹笋咔嚓一声被挖了出来,咧着嘴,像胖小娃一般对着他笑。

“到了到了,下车。”司机大哥的声音突然响起。周觉明一看,双江镇到了。忙跳下车,租了辆摩托车赶回竹村。

吃过晚饭,周觉明沐着月光来到吴思富家,将白天卖笋的事细细说给他听。

轻快的语气,喜悦的神情,吴思富尽收眼底。如周觉明般的农民,小富即安,容易知足。靠自己双手挣来的钱竟让他们如此兴奋和满足。

周觉明跟吴思富算账到,自己有七八十斤,卖了两百多元。明天上山再挖一些,农药、化肥的钱就有了。随后将吴思富的钱算给他。

吴思富说,挖竹笋一定不要乱采乱挖,不能为了一时之利而损坏了竹林。

周觉明默默点头。

现在他觉得,只要跟着吴思富干,一定会摆脱贫困。所以,吴思富的话几乎成了他心目中的圣旨。

吴思富又说,你明天挖了竹笋,不要剥壳,连同笋壳一道运到城里去。

周觉明不明所以,急忙问:“为什么?”

周觉明不明白,为什么竹笋要带壳运到城里去。公路不畅,带壳的竹笋笨重无比,岂不劳命伤财?

吴思富见周觉明不明所以,解释道:“剥壳的鲜竹笋不易存放。你们今天刚卖了那么多,明天又卖,还会有很多人买吗?如果带壳,就可多放几日。”

周觉明一听,原来是这个理。自己一心想着卖钱,还没想过储存问题。看来,吴思富考虑问题真是全面细致。

周觉明依言照办。

第二天,王书记、李镇长带着镇政府工作人员到竹村检查春耕生产情况。吴思富将镇上领导带往山脚、山坳处检查。

镇领导见竹村的水田还没栽插,知道山上季节晚一些,便没细问。领导不问,也得要解释。

吴思富朗声解释道,水田早已翻耕完毕。由于山上气候较晚,秧苗尚未栽插;坡地已全部种上玉米、红苕、大豆等。

王书记、李镇长见竹村山高林密,无多少田地,听完吴思富汇报,也就无心再检查大春作物栽种情况。

过了一会儿,王书记像想起什么似的,问吴思富:“你们竹村被定为省级贫困村,你们村支两委有没想出帮助老百姓脱贫的好办法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