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2.第二百三十二章回朝(2 / 2)

加入书签

下午的时候,刘军不来攻寨,徐庶有点不适应,娘的,每天都来,成习惯了,今天怎么休息,提前也不通知一声,让老子也睡个好觉。

正纳闷,探子来报:“敌军全部都向江边去了,不知为何?”徐庶知道袁兵攻占了江阳,一听就猜到刘备要沿水路逃跑。忙去通知甘宁带兵去追。

甘宁那里会放过立功的大好机会同李典两人追出来。到了江边一看,地上散落着无数的兵器、粮食、旗帜、还有马匹,就是没有个人影子。刘备跑了。两人一看这么多的粮草辎重,心中大喜,也不追刘备了,反正也追不上,难道游泳去?索性指挥士兵收拾战利品打道回营。离营寨还有五六里,就看到寨门旌旗飞扬,战马无边。还以为中了调虎离山计。赶忙跑回来,定睛一看,原来是于jin的军旗。

进了营寨,相互诉说了情况,都觉得没有活捉刘备非常可惜。

刘备沿着水路,五日后来到涪陵,将城内的一万户居民,守城的士兵,全部带走,过临江、夔关也照方抓药,将所有能喘气的带走,只把空城留给袁兵。半月之后,回到白帝城。

马谡挺倒霉,根本没有还手的机会。彭安不和他打,只是守住水源,想渴死他。马谡派人往下冲,又打不过袁兵。三天没过,士兵纷纷溜走投降。剩下些没投降的全部渴的东倒西歪,眼冒金星。

彭安一看时机到了,帅兵冲上山去,几乎是在没有伤亡的情况下,就获得胜利。并且活捉马谡。

曹白帝城听说刘备战败溃退,已经过了夔关,袁军大将藏霸,从陆路追来。出于唇亡齿寒、兔死狐悲的考虑,急忙派许褚、曹真、夏侯敦帅兵三万前去接应。当时刘备水军已经过了夔关,藏霸到了临江,夏侯敦下令,屯驻夔关,阻击袁兵。

藏霸一路收复涪陵、临江,到了夔关远远望见夏侯敦军旗。连忙在城外下寨,并且派人回成都报信。

郭嘉的意思,夔关一带,处在巫峡下游,水都非常险要,尤其是运粮,极为不便。夏侯敦定是奉命接应刘备,不可能长期驻守。下令让藏霸按兵不动,等待时机。

果然,刘备回到白帝城向曹表达了一份感激后,帅水师回到江陵。夏侯敦立即从夔关撤走。夏侯敦也害怕夔关周围和巫峡水路的地形险恶,让许褚帅一万水军断后,大军连夜分三批撤走,藏霸发现不对,派人到关下察看的时候,曹军已经穿越巫峡,飘然远去了。袁军进驻夔关。整个益州,只有一座隶属于巴东郡的白帝城还在曹刘备的掌握中。

公元210年、建安十五年十一月初,征战一年有余的三十万袁兵,撤出两川,北归洛阳。临走的时候,根据史料记载,随便找了个理由,了结了以下几个酷爱叛变闹事的同志:牂牁太守朱褒、益州太守雍闿、永昌太守黄元。这几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都有造反记录,而且,全是土著地方势力,拥有很强壮的班底,另外野心勃勃,不安于室。我让管承、毛晖、张锴随便找了个理由,灌醉了杀掉,三人手下的将领,一个不留,全部换上袁军的班底。

李严虽然封为益州刺史,但只有行政权,没有统兵之权,从葭萌关经涪城、绵竹、广汉一直到成都,驻守的,是高览一个嫡系军团,接近十万。另外,甘宁擅长水战,调入夔关、临江、巫峡一线,组建水军,防备刘备偷袭,也有袁兵七万。张郃驻守重镇犍为巡视越巂,都护西羌,防止羌人造反。曹势力已经向南,特命韩遂降将酒泉太守徐邈攻取敦煌,大获全胜。徐邈封为讨虏将军,扶风侯。另外周仓帅军五万驻守江州,准备随时接应上游的甘宁。李典帅军五万进驻汉中白马城,保守战略要地城固,王平帅一万兵扼守汉水,两岸扎营,防止荆州兵深入汉中。另外吴敦兵五万巡视三巴,在城固之外,接近荆州西城郡的地方,筑起汉城和乐城两座军事要塞,每座城中屯兵一万。这事情以前诸葛亮做过,为的就是防备,荆州兵沿汉水至西城,攻打汉中城固。

新建的汉城在南郑的北面,面对定军山,处于箕谷与褒城之间,向东前出,守可以防止荆州军队偷袭,进可以攻打襄阳。乐城建在南郑东面,距离南郑百里城固县的北斗山麓,紧遏斜谷和子午谷咽喉要冲,就算是有人攻入汉中,也休想,踏进关中一步。

这样的安排,还不能安心,由武都进入大散关,让彭安驻守郿县,封杨阜为少府、中都护、监护陈仓以西秦川、狄道、金城、陇西的雍州四郡。派姜叙帅雍州兵,进驻列柳城,从街亭,把雍州一分为二,防止叛乱。这个姜叙,不是别人,除了是杨阜的表哥之外,还姜维的父亲。姜维这一年刚好九岁。天资聪颖,长相刚毅,我寻思着收为义子,也弄个便宜儿子用用。便带回洛阳去。

在我的印象里,整个大汉朝,叛乱最多的恐怕就是雍州和益州了,这两个地方,不得不派重兵。郭嘉仍旧出任雍凉大都督,封汉中侯,食邑三万户。张绣为行军司马,驻守长安。赵子龙返回淮南,防备孙权。大军一路出潼关、于公元211年二月回到司州。

汉献帝出洛阳百里至渑池,排三十里銮驾。号令百官跪拜迎接,为了表彰平定汉中、益州大功,特恩赐食邑邺城三十万户。并封袁睿、袁政为乡侯。世袭爵位。洛阳城中红毯铺地,从城门绵延到丞相府。道路两旁百姓焚香跪拜,抛洒鲜花。欢呼雀跃,敲锣打鼓,好不热闹。

老子才不在乎这些东西,等着吧,好戏在后头呢。不为了这一天,我也不会吃多了撑的,封刘璋、孙权为王了。只希望能够堵住荀彧老师和赵云的嘴。

“丞相平定两川立有大功,陛下竟然吝惜封赏,是可忍孰不可忍?”一回到相府,七八个小人纷纷登门拜访,一顿马屁之后,大骂献帝忘恩负义,以示忠诚。

闹得最凶的,就是中书令王粲、太史公王立。王粲怒火填膺,气喘如牛:“世上竟有这等事,孙权、刘璋,祸国殃民,割据一方,从不进贡纳税,竟然可以称王。丞相为国为民,日夜劳,胜过周公、伊尹、百里奚、姜尚、萧何、商鞅、蔺相如、廉颇、还有荆轲——”顿了一顿大概是实在找不出像样的人物所比较了:“反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贤。竟然只是封食邑三十万户了事。分明是打击功臣。”

王立跟着附和:“没错,没错,太过分了。两川之地,纵横千里,丞相的功劳,胜过韩信、彭越。韩、彭都可以封王,为何丞相不能。立一定要上表,和皇上据理力争。皇帝这样做,岂不是寒了功臣之心?”

丞相府功曹卫凯、参军和洽齐声道:“我等联名上书,说什么也要给丞相讨回公道。”辛毗也在座,突然冷笑道:“丞相,此事倒是不着急。耽误之极,是封赏从军出征的有功将士,皇帝似乎是把这件事忘了。丞相可以提醒一下。”

我眼中大亮,明白辛毗的意思,他是让我趁着这个机会调整一下领导班子。在朝中遍插亲信,将皇帝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招牌。有理、有理。

我哂笑道:“这件事就交给佐治去办。你尽快的拟好一份名单,本相好承奏皇帝。”辛毗暗笑,交给我处理,太好了,兄弟们都可以高官厚禄了。王粲等人一听要拟定立功人员名单,眼珠子都瞪圆了。全都盯着我露出狗巴结主人的模样。我指示辛毗:“王粲、王立等几位大人,虽然没有出征,但在后方筹办粮草,募兵治安,功劳不菲,一定要厚待。”辛毗连连点头,心想,这几个家伙干过这么多好事,我怎么不知道?只是听外面传言,这些日子,他们干了不少抢男霸女逼良为的勾当。还,还有功了?辛毗很不以为然,不过眼下正是用着这批小人的时候,给些好处也无妨。丞相要成大事,是离不开这些人帮忙的。

王粲等连忙谢恩,磕头退出去,出门的时候,一再表示,要上奏章给丞相讨回公道。

贾诩这老滑头,回来两天到现在,只见过两面,还没顾的上说话。看来又在保守中庸了。本丞相此刻正是用人之际,岂能让他清净。又该是出来发阴使坏的关头了。

我派人去请,贾诩不多时候,就出现在门外:“丞相,诩来迟了,请丞相恕罪。只因为要准备一些东西所以来晚了”贾诩快步走进门。

我正在喝茶,连忙站起来让座:“文和先生,一年不见别来无恙。”贾诩告罪:“托丞相洪福,还可以。丞相此次征讨两川立下不世之功,真是可喜可贺。”

懒得听这些客套话,我推心置腹道:“找先生来,是有几件大事要商议。”贾诩坦然一笑:“不用丞相吩咐,诩早就准备好了。”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份奏章“丞相请过目。”

“哦。”我接过来一看,竟是一份奏请给丞相袁熙封王加九锡的本章。贾诩阴笑道:“丞相找我来,莫非是这件事?”我指点着他大笑:“知我者,文和先生。不过——”贾诩道:“不过怎样?”

“不过,现在还不是时候,眼下还有几件事要处理。”

贾诩是智囊不是神仙,当然猜不到我的心思,沉吟道:“以诩看来,征伐两川威震天下,正是时候。”

“先生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御史大夫,难道就不想高升?”

贾诩翻白眼,原来丞相想要对付朝中的大臣。忙道:“莫非丞相,想在朝中布置亲信。”我笑着走到门口:“我这里有两份奏折,先生找两个人,明日早朝的时候,上奏皇帝。”

“什么奏折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